2006年5月25日,星期四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五版:深度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杀人游戏风行的忧思
本报记者 徐晓

  如今,“杀人游戏”正在成为一种新兴的休闲活动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天津等地甚至成立了专门以“杀人游戏”为主题的俱乐部,拥有会员数千名。杭州今年成立了首家“杀人游戏”俱乐部——“侠客行杀人俱乐部”,在半年不到的时间里,已经发展了近千名会员,其中大部分为学生和白领。
  “杀人游戏”究竟有什么魔力?

  何为“杀人游戏”?
  所谓“杀人游戏”,就是玩家分别以“警察”和“凶手”的身份,开展模拟破案的警匪游戏。据玩家们说,“杀人游戏”的最大吸引力就在于:玩家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,“凶手”可获得“假装好人不心虚”的刺激,而“警察”则可获得“推理破案”的快感。
  都市白领和学生平日大多工作、学习紧张,可他们中为何有这么多人对“杀人游戏”乐此不疲,甚至将其当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剂品呢?记者采访发现,“好玩、刺激、释放压力”是他们喜欢玩“杀人游戏”最重要的理由。
  浙江某大学的一位研究生告诉记者:“玩杀人游戏真上瘾,特别是游戏中辩解的过程最激动人心,我们曾经有过一局争论了4个小时的经历。当你花费口舌成功说服他人取得最终胜利时,那种成就感特别令人兴奋。”
  不少热衷此游戏的人都表示,在玩游戏的过程中,如何在蛛丝马迹中找到有用的线索,非常考验玩家的脑力。正因为如此,目前不少外资企业还在其招聘和培训员工过程中引入了“杀人游戏”。

  有玩家“挣扎”出来
  但是,一些已经从该游戏中“挣扎”出来的玩家却认为,“杀人游戏”就是不停地互相栽赃和陷害,激发了内心谋害他人的快感,使人人都成了知人知面不知心的危险人物,让以前的朋友都不再像朋友而更像骗子,人的善良、友谊、信任还有人性深处最柔软的爱,都被这个恐怖狰狞的“杀人游戏”谋杀了。
  “‘杀人游戏’其实就是一个无事生非、当面撒谎的过程,只是看谁更圆滑罢了。在这个本来就已经够复杂的社会里,还要在业余时间里练习这样的功夫,不是很可悲吗?”一位公司白领说。
  “和朋友可以喝酒、可以旅行、可以逛街、可以相互吹吹牛……但就是不能一起玩‘杀人游戏’。”一位杀人游戏老玩家半开玩笑地告诉记者,由于在游戏中的互相欺骗,朋友、夫妻同玩时当场反目吵架的情况并不少见。

  社会学家的担忧
  “杀人游戏”的风行引起了一些社会学家的担忧:“杀人游戏”这个名称本身就具有宣扬暴力、引导暴力的煽动性,“杀人”本属于暴力型的严重刑事犯罪之一,然而如今竟然成为“游戏”。随着此游戏的普及化、高热化,必然满世界都将充盈着此起彼伏的喊“杀”声,并容易冲淡人们对杀人行为的罪恶感,客观上具有助长暴力犯罪的倾向。
  社会学家们还提出,在游戏过程中,无论这个人平时是多么纯真善良和诚实,一旦在“杀人游戏”中扮演杀手角色的时候,都要竭力隐瞒自己的身份,想尽一切办法除去有威胁的人,最终“杀”光所有的人,而欺骗、谎言、伪装都是必需的手段。那么,长此以往,“杀人游戏”会将人性引向虚伪和欺诈。而且,为尽可能地逃脱“法律的惩处”,“杀人”后也要装出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坦然,这很可能使得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犯罪后,“老练”地应对警方的侦查。